首页 >> 英制轴承

产业结构调整会带来一系列变化车模

时间:2022/09/29 22:00:34 编辑:

产业结构调整会带来一系列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会带来一系列变化2012-05-17 关于延安,大部分人的固有印象中,它被贴上一个革命圣地或红都的标签,不为人所知的是,它还是陕西省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本身它...关于延安,大部分人的“固有印象”中,它被贴上一个“革命圣地”或“红都”的标签,不为人所知的是,它还是陕西省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本身它属于晋陕蒙边界地区“鄂尔多斯盆地”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的组成部分,但是它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之路,与同属于这个能源基地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或陕西榆林市相比,却又迥异其趣。

梁宏贤,现任延安市长,身上兼具了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本土干部那种干练务实的个性,同时又有典型的学者型官员的思维方式。54岁的梁198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与张维迎、冯仑同班同学。毕业后从乡镇干部做起,1997年起先后担任过陕西富县县长、县委书记,延安市政府秘书长、副市长、常务副市长,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2011年1月又调回延安出任现职,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延安本土干部。

话题直接切入到延安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不调整没有出路”

《21世纪》:市长先生,来之前我认真看了您年初所作的《2012年延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重点中的重点,一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您是否同意?

梁宏贤: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它会带来一系列变化,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化模式的转变,等等。可以说,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原动力,是我们重中之重的工作。

《21世纪》:在我们接触到的所有城市中,其主政官都在讲着和您完全相同的话,产业结构调整,一产二产三产……

梁宏贤:我们也在讲三产并举,但这不是跟风,全国或全省其实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这个问题,但各自具体状况不同。我们这样一个以能源为主的地区,尤其如此,现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已受到一定制约,不调整没有出路。

《21世纪》:能否详解之?因为以我们所看到的,国内的能源或资源型区域经济体,特别受益于能源价格的提高,提升了国内贸易中的话语权,并且日子正过得红火。

梁宏贤:过去延安经历过两次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解决延安地区工业品严重不足的问题,建立了一批化肥厂、纺织厂、机械厂等五小企业,奠定了最初的工业基础,可以说是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

80年代开始中国走向市场经济,这批五小工业的局限性显现,纷纷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幸运的是,延安的石油等能源工业却在80年代后接续了上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延安地区石油产量一直没有突破1万吨。加之特低渗透的地质结构,开采难度较大。1966年,国家把延长油矿下放给了陕西省,省上随即下放给了延安。

80年代中期开始,延安市采取了大胆的开放政策,不但鼓励市县两级开采石油,还对民营资本完全开放,面向全国招商引资。延安石油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21世纪》:延安的石油业现在仅剩两大巨头(央企长庆石油与省企延长集团),这个整顿过程是否也是鸡飞狗跳?

梁宏贤:虽然当初鼓励各种社会资本进入采油,但采出油后,我们搞的是统一运输、统一交售、统一炼制、统一销售。所以到后来我们统一有偿收购油井时,我们对绝大多数油井的产量都掌握,所以比较平稳地解决了问题。

《21世纪》:如此能源工业应该是在进入本世纪后为延安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像延长石油今年即将进入世界500强,这对一个只有22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应该是个强大的财政支柱。

梁宏贤:到2006年之后,地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延安经济强劲增长。但是缺陷也开始突显,产业单一,不可持续,对环境污染严重。

比如,近几年能源工业占到延安GDP的7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然而对其它产业的带动效应却有限,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也没有突破,迄今为止仍可以说是以资源输出为主的能源经济。

国有资本独大,民营资本发展不起来,全社会不能形成多个增长点,这也导致投资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过度依赖能源工业,经济发展随着能源价格波动。

何况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像“十五”期间,我们的石油产量每年可递增100万吨,到“十一五”,每年就只能递增30万吨,去年才增长11万吨,增长量收窄,带来的财税收入、GDP等增幅都收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因素。

所以从“十一五”开始,延安市提出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十二五”开始加大力度转型升级,提出了三产并举的思路,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拓展能源产业链

《21世纪》:加快工业化,可能还是要依托延长、长庆等石油大企业。至少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

梁宏贤:近期的重点是以煤和油为原料,拓展石油化工和煤化工。

我们正在与长庆油田、延长集团及陕煤集团等省中大企业合作谋划一系列项目,有些油化工、煤化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油煤产业链的延伸可以说拉开了帷幕。

按照“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的思路,我们在南部富县、洛川、黄陵3县规划建设延南化工园区,在北部延长、延川、子长3县规划建设延北化工园区。目前两大化工园区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一批重大能源转化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和实施。

这些化工产业项目做起来后,延安工业总产值可望翻一番,非油类工业产值将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随着产业结构的改变,投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一大批的企业群、产业集群出现,就业结构也将随之变化。

《21世纪》:化工产业仍对上游的能源工业有严重依赖吧?能源化工之外的工业,延安市有何计划?

梁宏贤:非能源、非化工类的产业,我们仍必须选择自身有相对优势的产业。由宝塔、安塞、甘泉3个工业园区组成的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我们发展非能化工业的重要载体。开发区的重点一是机械加工业,二是食品工业。机械主要围绕陕西重汽,在延安设点,搞新能源汽车和石油专用车;食品工业则主要是围绕农产品的深加工。

《21世纪》:延安市在黄土高原上推进工业化进程,我想至少要面临两个发展瓶颈,一是工业用地不足,二是水资源严重不足。

梁宏贤:土地是个突出问题,但不是无法克服的问题。虽然延安平

地不多,但可以利用低丘和缓坡开发工业用地,只是成本比较高。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尽可能降低企业的土地成本。

水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这几年重点也在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南沟门水库、黄河引水这一南一北两大水源工程都已上马,有了这两大水源工程作为支撑,延安市的工业结构调整才能拉开帷幕。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制度

《21世纪》:您刚才提到非能源、化工类的工业产业,其中一个主要方向是食品工业,主要是围绕农产品的深加工。

梁宏贤:延安市虽然面积较大,但农业的规模并不很大,全市有耕地550多万亩,粮食年产量在80万吨左右,主要是玉米、豆类、小米等杂粮。苹果面积有310万亩,产量占全省1/3;有近100万亩的干杂果,诸如核桃、红枣、花椒等;近几年大棚蔬菜发展较快,有望达到50万亩。全市农村人口不足150万人。因此延安算不上是农业大市。

延安市的农产品深加工过去做得比较少,这是一个不足。食品工业是农产品深加工的主要方向,要为食品工业提供稳定和质量可靠的原材料,小农经济的农业是不行的,必须建基于农业的产业化。

《21世纪》:如此说来就必须搞土地兼并,搞机械化大农场的规模农业?

梁宏贤:规模化的农业不一定非要是一个小企业种成千上万亩土地,如果是一大批农民集聚在一起,种同样的产品,一样可以实现规模化。规模化是生产力要素,与生产关系没有关系。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有相配套的道路系统、储运系统、检测系统、技术服务体系等。

而且,就算是土地集中,也不一定要激进的土地私有化。承包土地若能流转,一样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这需要我们进行土地制度的创新。

《21世纪》:政府需要推动制度创新,但农业产业化最终需要依靠市场主体的力量。农民是市场主体之一,但仍需要现代农业企业,才能将农民链上全球市场体系。

梁宏贤:确实如此,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努力培育或引进大型农业企业,比如本香集团、广升农业、海升集团、秦川和秦宝牛业等知名龙头企业在延安市建立生产基地,带动了苹果、养殖等产业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8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产业化组织进行加工和销售。

70%的城市化目标不是激进计划

《21世纪》:我在延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延安市的城市化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70%,延安市城市化率现在是40%。10年时间提高30%,是否有城市化大跨进之嫌?

梁宏贤:先回应一下你的质疑,延安市现在总人口220万,所谓40%的城市化率,是指延安市及各县城的城市户籍人口总计70多万,农村人口近150万。但农村其实没有这么多人了,至少有50万人已不在农村。如果达到70%的城市化率,也就是说农村人口由目前的100万减少到70万人,这对延安市来说并不是一个激进的计划。

延安推动城市化进程,选择统筹城乡作为突破口。我们提出了建设“四级城镇体系”来推进城市化。一是延安市作为陕北中心城市,到2020年市区总人口达到8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3;二是全市共12个县城,每个县城2020年人口规模5万人,总共容纳60万人;三是我们规划了33个重点镇,一个重点镇1-3万人,也可有60万人。从这三级即可以看到,2020年延安市城市化率达到70%是有道理的。何况还有第四,全市要建100个新型农村社区,政府的公共服务要铺进这些新型农村社区。

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与城市化相辅相成的,围绕城市化,进行产业园区的规划,为农民进城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21世纪》:我们看到了延安市“陕北中心城市”的定位。

梁宏贤:我们不是追求“中心城市”的定位,而是在此定位基础上,强化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现在延安中心城区对区域的服务带动功能是不足的。

这个不足体现在互为因果的两个方面,一是中心城市的规模不足,人口、城市建成面积、基础设施都不足;二是服务体系和服务产业的辐射能力不足。

《21世纪》:我能够理解延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而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延安市区的地理空间有严重局限,现在市区建成面积仅36平方公里,皆沿延河或南川河谷地弯曲延伸,无法拓展。但我仍对延安市“上山建城”,在机场以北地块,大面积削峰填谷、推山造地造出10平方公里土地的“新区”计划有些疑惑:这毕竟是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是否合乎生态伦理?

梁宏贤:不少人像您一样提出了疑问,但在延安这种黄土高原地区,这并不是个太大的问题。以我们的城市新区建设为例,该地块范围内既没有水系,也没有太多植被,都是黄土低坡,生态价值极低,我们“削峰填谷”造城之后,反而会大规模提升绿化水平,打造水系,保护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这一工程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被列为“国家级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同时,上山建城对延安来说也是必然之举。如你所知,延安由于城市发展空间受限,人口密度大,革命旧址与商业区、居民区混杂,生活在沟道和山体以上的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很差,矛盾十分突出。我们的城市确实需要发展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恢复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风貌。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延安80万市民要有一个宜居的空间与环境,所以说这是必然选择、历史的选择。

北京专业无痛人流医院

长春割包皮好的医院是哪家

兰州看白癜风医院排名

潍坊看白癜风

深圳私密整形医院哪家好

相关资讯